
柑橘春季大量抽发新梢、开花、结果,需要较多养分供给,田间经常出现叶片失绿发黄的现象,这就是柑橘黄化,一提到黄化,果农就很紧张,怀疑是黄龙病,随时准备挖树。实践证明,大多数黄化跟黄龙病无关,对症下药,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黄化的问题。
柑橘黄化由很多原因引起,如根系问题、缺素、病虫害、环割不当、激素使用过量等原因。
根系问题引起的水肥吸收障碍,是黄化的最根本性问题。根系问题最好是挖出根来,看根系。一般是主根发达,须根很少,主根开始蜕皮,衰退。根系腐烂,没有新根发出,须根部分腐烂,死亡。

解决方案:调理土壤,养根促根,是解决柑橘黄化的首要工作,可使用8-5-12复合肥料+矿源黄腐酸钾+芸苔素内酯冲施,7-10天一次,连续冲施2-3次。

柑橘缺少中微量元素或者中微量元素过量都会引起黄化,一般不会出现缺氮、磷、钾、硫的情况;主要是缺钙、镁、铁、锰、锌、硼和钼等中微量元素缺乏从而引发黄化现象。

解决方案:可根部冲施中微量元素液体肥+腐植酸液体肥,叶喷中微量元素或糖醇硼叶面肥。

病菌等病原体侵入柑橘树体,产生各种分泌物能堵塞柑橘输导系统,致使不能吸收水分和养分,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原料得不到供应,叶片即出现失绿黄化。
例如柑橘黄龙病,由一种生于柑橘韧皮部组织的细菌引起。其传播途径包括嫁接和柑橘木虱传播,柑橘整株叶片发黄,果实病变,最终死亡。
红蜘蛛、介壳虫、卷叶蚜等主要危害柑橘叶片、枝梢和果实。被害叶、果严重时变灰白色,失去光泽,直至枯黄而脱落。
线虫破坏根系,使根系根瘤畸形、变褐、腐烂,根系无法正常提供营养,导致叶片发黄。
解决方案:适时喷洒农药,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,可有效避免生产损失。
1、 土壤质地黏重引起黄叶
在质地黏重、土壤板结的条件下,通气不畅,从而影响根系表面的气体交换和吸收,根系活力明显减弱。阻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,从而引起叶片失绿发黄。
2、 土壤水分失调引起黄叶
在土壤水分过低,处于十分干旱条件下,土壤养分不能随水移动,扩散到根系表面,供作物吸收利用;水分过多,如降水太多或灌溉过量,使土壤空气显著减少,形成缺氧状况,影响根系呼吸,削弱根系的养分、水分和气体的吸收利用能力,引起叶片黄化。
3、 冻害引起黄叶
当温度过低时,土壤养分不易活化或者释放,作物很难吸收。导致春天发芽晚、叶子黄。
4、 环剥过度引起黄叶
环剥应根据树势强弱而定。如环剥过重,树皮伤口愈合慢,导致树下部与地上部营养、水分等合成运输失调而出现叶片黄化现象。对此可用干净的塑料布包扎环剥口,并向树上叶片喷洒尿素与磷酸二氢钾叶面肥。
5、 除草剂药害造成黄叶
各类除草剂的除草机理是不一样的。不按说明书盲目用药或过量施用除草剂,就会造成除草剂药害,导致黄叶。